|
栏目导航 首页-业内新闻 |
不能再让液化气钢瓶变“炸弹” |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加入日期:2013-08-08 点击:847
本报讯(记者 高峰)液化气钢瓶一直是影响市民安全的潜在“杀手”,在家庭普遍安装天然气管道后,这一隐患便集中于大量使用液化气的餐饮行业中,小餐馆的违规使用情况尤为突出。据统计,目前全市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小餐馆有14300余家,其中有约7800家使用液化气。而全市有液化气经营企业267家,液化气钢瓶77000余个。由于违规使用,近年来,餐饮行业中液化气钢瓶燃爆事故时有发生,今年7月下旬更是事故连发。为消除这一隐患,昨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关于加强餐饮场所燃气使用安全管理的通告》,同时实行有奖举报,市民如果发现液化气使用隐患,可拨打青岛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12350举报电话,最高奖励金额可达一万元。
今年7月23日凌晨3时许,胶州市一家排骨米饭餐馆因液化气泄漏发生燃爆事故,造成两人死亡。7月24日凌晨5时许,市北区洮南路一家羊肉馆同样因液化气钢瓶泄漏引发事故,造成一人受伤。同样的事故我市已发生多起,钢瓶软管老化、忘关安全阀门等违规使用是引发事故最重要的“元凶”,而小餐馆是违规使用的“重灾区”。这些餐馆安全生产条件普遍较差,多属无证经营,液化气钢瓶设计和安装不规范,漏检、漏测情况严重。加上其多分布于居民区、医院、学校、车站、商场和夜市等人员密集场所周边,一旦发生危险,极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
在此背景下,市政府出台了该通告,其中不仅详细说明了餐饮服务经营单位在不同情况下应当遵守的使用液化气的规定,还首次列明了市政部门、城管部门、公安部门和质监部门等监管部门的责任,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和徇私舞弊等行为将依法追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