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栏目导航 首页-业内新闻 |
2007年国内液化气价格有望止跌回稳 |
来源:.中国石化报 加入日期:2007-01-30 点击:928
1月19日,被称为华北华东液化气价格风向标的江苏清江液化气市场挂牌价每吨上扬200元。在国内液化气市场价格连续下滑半个多月之后,清江市场的液化气价格上扬立即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市场预测。
预测一:国内的液化气市场价格受气候、春运等因素影响,将出现小幅回升,这一回升将在3月份达到最高点。
预测二:清江市场的液化气价格上调只是厂家的一种市场策略,不会改变液化气市场价格下滑趋势。
预测三:这是国内液化气生产厂家出手主动抵抗市场价格下滑的一个信号,将会得到更多生产经营厂商的跟进。
进口液化气冲击国内市场 以及天然气替代液化气引发国内液化气供需严重失衡
2007年伊始,国内液化气市场价格一路下滑,跌幅达到20%。这一跌势与2005年底至2006年初的国内液化气市场价格疯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这是由于国内进口液化气市场无序失控,造成供求严重失衡而引发的结果。他还列举了有关的统计资料:去年12月,国内进口液化气总量达到52万吨,其中85%以上投放于广东、广西等南方市场,而这些市场的月平均需求量也就50余万吨。同时有消息称,全国排名前7位的液化气经营商在此期间采购的液化气平均每家达2万吨,其中一些经营“巨头”去年的进口液化气年销售量达到120万吨以上。面对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下滑趋势,这批具有较大购销差价的进口液化气到岸后全力出货,以减少市场风险,造成华东及北方等地国内生产的液化气无法南下,生产厂家在库存加大、原油加工保持较高负荷的压力下,被迫实施就地降价促销。
同时,天然气等替代能源的大量使用使液化气需求萎缩。以南京地区为例,“西气东输”工程完成后,大量价廉的天然气进入了该地的居民家庭。据该地从事民用天然气专营的南京港华公司透露,至2006年9月16日,该公司已将南京437654户家庭用气由液化气转换为天然气,使其天然气用户总数超过50亿,在人口总数不到400万的南京城区,其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限价政策实施不力,国际国内价差巨大,高额利润驱动经营商操纵市场
“从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幅度来分析,国内液化气价格每吨下跌五六百元是正常的,而每吨跌幅超过千元以上就是非理性的现象了。其中不排除一些经营商利用国家现行民用液化气定价调控政策进行投机,从中牟取暴利。”一位液化气营销人员对当前的液化气市场价格如此评价。
国家对液化气市场限价政策实施不力,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下滑以及国内市场液化气民用价格反应滞后,使得液化气经营产生了获取高额利润的可能。在利益的驱动下,液化气进口量在短时间内明显增加,最终导致国内液化气市场价格出现大幅波动。
2005年末,在各地方政府的一片禁令声中,国内液化气销售坚持最高限价不得突破。在国内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倒挂的形势下,无一液化气经营商进口液化气。加上气候、运力影响,一些地方民用液化气甚至出现了停供。而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形势正好相反,在国际原油价格走低的背景下,国家及各地方政府与汽油价格挂钩的液化气市场最高限价政策反而成了液化气终端销售商迟迟不将液化气价格下调的“盾牌”。
按国家相关规定,国内液化气市场零售最高限价不得突破90号汽油零售价的0.92倍。去年国家最后一次提高国内汽油价格以来,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下半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从每桶70美元高位下滑到60美元,12月中旬又再度下降到55美元。国际市场液化气价格与此联动一路走低,12月中旬最低点甚至达到470美元/吨,折合人民币不到4000元/吨,而此时国内市场的液化气终端市场价格大多仍维持在最高限价,于是,经营进口液化气的巨大利润空间导致进口量剧增。大量的液化气进口改变了国内市场液化气的供需关系,挤压了国内液化气生产厂家的市场份额,迫使生产厂家选择降价销售。但在买涨不买跌的思维下,许多终端零售商并不急于进货补仓,市场供大于求矛盾更加突出,最终导致了今年1月以来国内市场液化气价格的大跌。而各地液化气终端销售商和进口液化气经营商成为本轮国内市场液化气暴跌的最大受益者。
市场趋向成熟,液化气价格有望走向平稳
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内市场液化气价格再跌下去,进口液化气经营商也要被套,而且将引起社会舆论更强烈的降价呼吁,即使是本轮跌价的受益者,也不愿意看到这个状况。所以国内市场液化气价格近期不可能再跌,但也不会大涨。这一观点得到了国内较多液化气厂商的赞同。
作为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众产品,保持高额利润是社会大众难以接受的。但是,如果长期处于亏损局面,挫伤经营商的积极性,也会影响大众的生活,2005年末因经营商无利可图造成部分地区液化气供应短缺就是一个教训。一些迹象表明,目前国内经营商采购进口液化气已经明显谨慎。进口量的减少,客观上使国内市场短期内供需恢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国内液化气市场的价格。
当前社会库存的偏低和春运高峰带来的运力紧张,则有可能改变部分地区的供需状况,使液化气市场价格出现反弹。去年元旦春节期间,受到台风影响,广东一些液化气运输船只推迟到岸时间,加剧了这些地区的市场供应紧张形势,使这些地区的液化气价格出现飞涨。这种现象今年在局部地区也可能重演。在本轮价格下跌中,许多零售商坐以观望,以出货为主,社会液化气库存较月初明显减少,因而一旦价格企稳反弹,零售商势必补仓防踏空。在补仓的过程中,如果再遇春运高峰运力紧张,就有可能引发局部地区的液化气市场价格冲高。
但是,国际原油价格的走低和近期进口液化气的集中到港,则会对近期的液化气市场价格反弹形成遏制,促使其围绕成本价值小幅波动。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走低和国家成品油定价政策的改变,今年1月,国内成品油价格出现了近两年来的第一次下调。这意味着国家对成品油价格将逐步实行市场化管理,炼油加工亏损的局面将逐步扭转。在此形势下,通过液化气增产提价来弥补原油加工亏损将不再是炼油行业的首选对策,来自生产企业的液化气提价动力明显减弱。同时,与汽油价格挂钩的限价政策在汽油价格走低的形势下也真正具有了限价的作用。而近期,由于国内经营商在上月中下旬国际液化气市场价格暴跌之时购进的液化气集中到港,也将维持局部地区的液化气供过于求局面,从而限制了液化气市场价格反弹的高度。(黄律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