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栏目导航 首页-业内新闻 |
贵州省城煤气供应“僧多粥少” |
来源:贵州商报 加入日期:2007-07-27 点击:870
气源厂:只好掺水煤气液化气,难免有杂质
煤气使用量
每年增加20%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贵州华能焦化制气有限公司(贵阳市煤气气源厂),对该公司副总经理魏东及分管生产的副厂长李春彦进行采访。
据魏经理介绍,1994年贵阳煤气气源厂(现为贵州华能焦化制气有限公司)两个焦炉建成并投入生产,当时两座焦炉的煤气日产量大约为31万立方米,但当时贵阳市煤气使用情况是供大于求,常常要剩下一半左右浪费掉。随着城市的发展,使用煤气的居民与企业与日俱增。2006年一年气源厂实现了供气2.3亿立方米,比气源厂1994年到1999年6年时间里供应市场的总量1.82亿立方米还要多。
魏经理告诉记者,从气源厂历年来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贵阳市煤气使用量年年都在增加,涨幅大约为20%左右。从2000年开始,贵阳煤气供应紧张状况逐渐显现,当时燃气公司建立了10台发生炉参与供气,以缓解冬季供气不足。2003年以来,贵阳市煤气在冬季严重供应不足的问题更加严峻,气源厂于是新建了一座焦化炉以增加煤气供应量,使煤气日产量达到45万立方米,但是贵阳煤气需求量在夏季就已经达到55万立方米,冬季需求量更是达到了100多万立方米,45万立方米的实际产量与实际需求量相差甚远。
掺水煤气液化气
保证煤气供应
对于贵阳煤气长期杂质超标的问题,贵州华能焦化制气有限公司分管生产的副厂长李春彦这样谈道:“在市场缺口这么大,这么多用户必须使用煤气的情况下,为保证贵阳市煤气供应,我们不得不采取‘非常手段’保证34万用户的煤气使用量。”但至于是什么样的“非常手段”,李副厂长却未加详细说明。
而该厂魏经理则告诉记者,解决贵阳市煤气需求不足的一个主要手段就是从贵州水晶有机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买来“水煤气”(一种热值很低的煤气)掺上从液化气厂买来的液化石油气,以满足贵阳市不断膨胀的煤气使用量。但这样一来,保证了煤气数量就保证不了煤气质量,所以煤气有一定的杂质在所难免。尤其是最近,气源厂为保证贵阳冬季煤气供应,正在加紧抢修脱硫塔,所以才出现了煤气杂质含量较高的情况,气源厂只能请求广大市民予以理解。
供应越多
亏损越多
据魏经理介绍,由于长期供需严重不平衡,所以作为生产者的气源厂与作为销售商的燃气公司之间经常会产生分歧,一方面燃气公司不断要求煤气数量,另一方面,气源厂目前却没有这么大的生产量。
为解决需求问题,气源厂只好买来液化气与水煤气进行掺混供应城市煤气,但由于其它燃气的掺混,煤气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另外由于液化气成本太高,5900元左右一吨的液化气经过掺混压缩后最多能产生大约400多立方米的煤气,而这400多立方米的煤气卖给燃气公司却是以每立方米0.75元价格计算。算下来,每掺混一吨液化气气源厂就要亏损5000多元。现在气源厂面临的处境是供应量越大亏损越多的局面。在不断亏损的情况下,燃气公司还要在计量上压缩气源厂供应的煤气量,两家企业为此曾发生过多次纷争,这也是造成多年来煤气质量一直存在问题的另一个原因。
另外,李副厂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果我们厂按照设备设计实际产量进行生产,就只有45万立方米的煤气可以供应。在这种情况下,气源厂是可以保证煤气质量的。但是这样一来将会使许多居民及企业用不上煤气。气源厂其实是背负着许多压力与债务在向城市市民供气。”
采访结束时记者还了解到,目前气源厂准备新建的4号焦炉项目已经通过专家论证。4号焦炉的产量将是现有三座焦炉产量的总和,预计到2009年可投入生产,建成之后将有效缓解贵阳煤气的供需矛盾。
|
|
|
|
|